亚洲a∨天堂久久

鸡西矿业公司城山矿 借科技东风 扬创新劲帆

来源: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
发布时间:2025-09-04 20:14:26
【字体:

近年来,鸡西矿业公司城山矿始终锚定高质量发展航向,将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、人才是第一资源、创新是第一动力”理念深植于生产经营各环节,通过强化成果转化、深化产学研融合、健全管理体系、培育创新队伍,把一项项科技成果转化为安全生产的“防护盾”、提质增效的“助推器”。截至目前,该矿累计完成科技成果与技术革新项目54项,创效超亿元,走出了一条科技兴矿、科技兴安的特色发展之路。

成果转化做实功

走进城山矿井下综采工作面,智能化采煤机轰鸣作业,高效皮带机平稳输送,曾经“人海战术”的采矿场景已被现代化的科技装备取代。这一转变的背后,是该矿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执着追求。截至目前,该矿在采煤、掘进、机电、通风、洗煤等领域累计完成科技成果和技术革新项目54项,发表优秀科技论文66篇,仅2024—2025年就实现经济效益近5000万元,科技创新的“含金量”持续提升。

在二水平东部37#左二面,厚煤层一次采全高采煤工艺的应用堪称“破局之作”。该工作面采高4.8米、走向1100米,可采储量丰富,是该矿的关键接续面。在此之前,大采高工作面面临着矿压显现剧烈、设备运输能力有限、分层开采风险较高等诸多难题,严重制约了生产效率的提升。为此,该矿引入窜窜10000-25/50顿支撑掩护式支架,有效攻克了煤壁片帮的难题;选用惭骋500/1180-奥顿型双滚筒电牵引采煤机,完美适配大采高与复杂倾角的作业需求;搭配顿罢尝120/150/2×250型皮带机,成功突破了运输效率的瓶颈。如今,该工作面月产原煤均能按计划顺利完成任务,开机率高达95%,煤炭采出率也显着提高,仅这一项就创造效益2000余万元。

钻带巷工艺的推广,则切实让“降成增效”落到了实处。在二水平东部区43#层左一面,通过施工定向钻孔替代高抽巷,不仅节省了550米的巷道施工量,降低成本110万元,还缩短工期达110天;在37#层上一面采用同样技术,节省成本近120万元,工期缩短180天。“以前建高抽巷,又费钱又耗时,现在定向钻孔技术一上,安全和效益都有了保障。”矿总工程师张军亮说。

双措并举强管理

为推动矿井实现高质量发展,该矿通过健全技术管理体系与加强科研经费投入这两项关键举措,不断积蓄发展后劲,为安全生产与创新发展提供坚实保障。

在技术管理体系建设方面,该矿以“提升规程质量、强化技术赋能”为核心要点。一方面,常态化开展作业规程与安全技术措施评比活动。该活动按季度有序组织,由矿长、党委书记亲自牵头,总工程师统筹协调,副总工程师负责评审,相关部室共同参与其中,为工程技术人员搭建起相互学习、相互促进的良好平台。对于评选出的优秀作业规程给予奖励,对质量欠佳的作业规程实施绩效考核,倒逼各区队技术人员查找差距、补齐短板,切实提升作业规程的编制质量,使其更有效地指导现场施工。另一方面,聚焦专项技术活动的开展,以技术剖析、专题技术会议、新技术推广作为重要手段,将技术管理深度融入矿井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。在每项工程开工前与竣工后,均由总工程师组织召开技术剖析会与专题技术会议,召集相关技术人员对工程情况进行深度剖析,各专业副总同步开展风险研判,确保各类问题在萌芽状态就被及时解决,筑牢安全生产的技术防线。

与此同时,该矿通过加大经费投入、优化保障机制,全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。逐年增加科技创新资金投入,2024年已顺利完成2项科研项目,投入费用超过120万元。为进一步激发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,该矿专门为技术创新人员设立了科研办公区域,营造出良好的工作环境与浓厚的科研氛围,并在资金使用上优先保障技术创新所需的装备。此外,该矿还施行完善的科技创新奖励制度,每年开展优秀技术人员、优秀设计等评比活动,对在科技创新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与个人,以及取得优秀科技成果的团体、个人予以表彰奖励,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创新活力。

创新引领见实效

“创新并非少数人的专利,而是全体职工共同的战场”,这是该矿职工推动科技创新工作的共识。该矿不仅健全技术管理体系,每年制定《科技创新工作计划》,成立以矿长为组长的科学技术领导小组,还依托选煤厂劳模创新工作室、党员创新创效工作室两大平台,让创新活力遍布矿井各个角落。

选煤厂劳模创新工作室自2013年成立以来,始终聚焦生产过程中的痛点与难点问题,大力开展技术攻关与小改小革。截至目前,累计完成创新改造项目20余项,创造效益超3000万元,先后晋升为市级、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。其中,346、349旋流器组改造后,弧形筛筛片月消耗量从10片锐减至1片,直接创造效益891万元;粗煤泥回收系统与煤泥水系统的优化,实现了精煤率提升与系统稳定的双赢局面,创造效益1900万元。

党员创新创效工作室则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14名成员完成20多项改造项目,创造效益1000余万元。同时,主井电抗器温度传感器的加装、钢带机防坠人小车的研制、710采机变频器的自主研修等成果,既有力保障了安全生产,又为公司节省了大量的维修与购置成本。

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和支撑。该矿始终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企战略,通过搭建育才平台,畅通职工成长通道,让职工在学习中有平台可依,在创新中有舞台可展,极大地激发了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。目前,该矿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干部及技术工匠队伍,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16人,创新工作室2个,近两年新招入大学生及高技能人才23人。现阶段,这个矿初级正职岗位80后占比90%,初级正职岗位80后占比95%。

如今的城山矿,科技创新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,平均每年创造经济效益超1500万元,在灾害超前治理、重大风险防范、生产效率提升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。未来,该矿将紧扣安全生产经营目标,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,全力实现科技兴企、科技兴安目标,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科技力量,书写新时代煤矿科技创新的新篇章。